哈囉,我是艸西,歡迎來到艸西的黃金屋,每次推薦一本書,我們一起改變人生。
現在的你,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嗎?
你可能覺得薪水太低、工作不是自己有興趣的、單純一份工作的收入不夠生活支出…等等。
現在的趨勢已經不再是典型的找一份正職工作就能用一輩子,學校教的也不再足以應付產業更迭,「零工經濟」、「斜槓青年」成為了新的方向:有些人同時做著多份非正職工作,領著多份收入;有些人追求多重生產,擁有多重收入,享有多重人生。
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和生活的此刻,我們更能深切感受到,過去所習慣的賺錢路徑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現在的我們更應該深思,如何在未來長達四、五十年的職涯中,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能,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在組織外擁有賺錢的能力!
〈知識變現〉這本書是一個成功的範例,作者把自己如何在工作、家庭、育兒的多重角色之中,妥善管理時間去大量閱讀、累積知識、勤於寫作,最後將知識產出、產品化,成功將知識轉化為收入的過程。
作者Angie從學生時代起,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情即有著明確的方向,她利用各種方法和技巧完成目標。在本書中,她大方公開自己做計劃及實踐的方式,讓讀者能從她的經驗中減少摸索的時間,作為成功的借鏡。
無論你是上班族、職業婦女、全職媽媽,都可以跟著Angie的方法,開啟不一樣的斜槓人生!
人生角色目標的設定思考
作者在大學時期,沒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因此她痛下決心,自己要在大學四年之間,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讓我們來看看她的規劃:
人生角色
- 現階段人生角色中,必須實現的事件是什麼?比如現在是學生,該做好的事情就是把課業顧好、拿到獎學金。
- 現在的人生角色中,為下一階段所做的準備是什麼?比如學生的下一階段將進入職場,就要準備實習等就業活動。
- 現階段人生中,能增添個人生活多樣性的事情是什麼比如說學生時期若不參加社團活動、談戀愛,未來回想起來會很可惜。
設定目標的數量
在現階段的人生中,設置合理數量的目標,太少則太單一、太多又無法聚焦。大學四年中,作者認為設定三到五個目標是最為適合的。
檢視目標的可實現性
- 你是否想過你的價值觀是什麼?這個問題不是每個人都認真去想過,即使考慮過也不一定會有答案。但是帶著對這個問題的持續性思考,會增加答案浮出水面的機率。思考自己想實現的是何種樣貌的自己,你所設定的目標,最終可以看出你的價值觀。
- 試著清楚描繪出對未來理想中自己的藍圖,可以讓自己對未來有更多的憧憬,當遇到困難時,更有堅持下去的力量
- 一個目標的達成,通常能起到槓桿效果,得到正向回饋後,更有動力朝向下一個目標前進!
- 提早開始試錯機制,可以減少付出的成本,多在年輕時(能在學生時代最好)多嘗試自己的不同可能,才知道自己真正有志趣的方向在何處。
簡單好用的精力管理術
畢業後數年,Angie有著高薪的工作,剛搬入屬於自己的房子,剛結了婚,在一切看起來一帆風順之際,她卻面臨了身體突如其來的狀況,被送進醫院做了手術後,被宣告未來懷孕的機會只剩下五○%以下。
於是,她體會到,無論工作上或生活上有任何難題,都比不上失去健康來的嚴重,沒有了健康,一切都是空談。
從這個時候起,她開始有了精力管理的概念,一來因為動手術傷了元氣,二來是因為仍然想要當媽媽,她要以最大的努力調養身體,來迎接寶寶。
被動休息
睏了才睡、渴了才喝水、餓了才吃飯,這樣的狀態下,你的身體已經試極度疲憊、飢渴,這樣就是被動休息。
被動休息不但會讓身體透支,影響免疫力,還容易使人因為過度勞累而生病。長此以往,會讓精神和精力值都越來越差。
主動休息
按時吃飯、按時休息、主動補充水份,這些就是主動休息。
科學家研究指出,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如二氧化碳、乳酸、非蛋白氮等疲勞物質,當這些疲勞物質累積到一定程度,達到疲勞閾值時,人就會感覺到疲勞。
如果疲勞物質的數量在閾值以下,人體就能很快地消除它,但是當這些物質超過一定範圍時,要消除它們的時間就會大大延長,並容易誘發許多疾病。

於是科學家提出主動休息的概念,在人體尚未感覺到疲勞之前就定期休息,讓身心都平衡,除了定時休息外,更進階的做法有:
- 意識到早睡早起的好處,開始有意識地調整作息。
- 瞭解到長時間坐在位子上不動對身體的壞處,有意識地站起來活動自己的身體。
- 知道什麼樣的食物適合自己的身體,有意識地改善飲食習慣。
儀式休息
在工作日的午後,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去附近的咖啡店喝個下午茶、曬曬太陽、發個呆,或是週末的晚上,化上淡妝,穿上工作時沒機會穿的漂亮衣服,和正能量的朋友約個會(但千萬別去當別人的垃圾桶)。
這樣的儀式,會讓人有一種充滿電的感覺。
孩子出生後
在實施精力管理後,Angie順利懷孕,迎來了寶貝兒子,面對要重回職場和育兒的雙重挑戰,她做了斷奶計畫。
這個計畫背後其實有三個執行思維,這些思維的邏輯其實同樣適用於很多事情。
學習溝通
許多媽媽在小孩斷奶時,會選擇去逃避,可能等寶寶睡著後才回家,以減少雙方糾纏的痛苦。但是作者從決定斷奶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不厭其煩地用溫和的語氣和兒子溝通,把整個過程、接下來要做的事、需要兒子配合的事都一一說給他聽。
雖然不確定兒子是否聽得懂,但是Angie認為兒子有知情權和參與權。
Angie說,平時我們在面臨很多難題時都會選擇逃避,逃避的當下確實很輕鬆,問題最後或許也能順利解決,但是對當事人來說,是另一種形式的煎熬,逃避方會去猜想被逃避方的感受,被逃避方其實也能感知到整件事,多數情況下是被迫無奈地接受。
養成主動溝通的習慣,會讓你更積極地面對人生當中的難題。
尋找替代品
斷奶的第一舉動不是斷,而是找能夠充當母乳的替代品—這裡用的是奶粉。
要戒掉一個習慣時,最好的方法是找一個緩衝的習慣來替代,比如說要戒掉吃零食,並不是直接不再吃垃圾零食,而是改吃自己準備的健康小零食。
逐漸減少次數
每隔三天,減少一餐母乳,中間孩子雖然也有不接受的時候,但還是相對輕鬆地過渡到只喝奶粉的日子。
用遞減的方式給他調適期,他會更容易適應到這個階段。
時間管理
究竟作者是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完成這麼多樣的工作呢?

吃青蛙理論
把每天的任務當成一隻隻青蛙,如果是複雜又大的任務,就是當天重點要處理完的大青蛙,需要設立最高優先順序,其他的都是小青蛙任務。
Angie說,小青蛙的作用是為了好好利用碎片時間,讓自己在完成任務後充滿成就感,有信心完成難啃的大青蛙。
因為已經排出了優先順序,一整天就像是解任務一樣,把大大小小的青蛙吃光。
把每天能使用的時間往前調整
為什麼要早睡早起?如果我們想每天在比較輕鬆的狀態下完成所有的計畫,早睡早起是最好的辦法。
如果早起的話,基本上,在早上你精神最好的時候,就能把當天的計畫完成大半,整個人的狀態會是輕鬆而且有成就感的。
(但有些人是天生的夜貓子,晚上的精神跟工作效率特別好,這裡略過不提。)
況且如果把太多計畫放在晚上,可能會因為突發狀況而導致時間失去控制,或者因為時間壓力太大,導致效率變低。
Plan A & Plan B
每天我們的狀態都不一樣,如果今天的狀態不適合完成當日排定的任務,可以先吃掉幾隻預先排好的小青蛙,獲得成就感,或者把Plan A 換成 Plan B(例如今天本來預定要寫作,但是沒有靈感,就更換成看一段學習的資料)。因為我們每天需要做的任務很多,不侷限於一定要完成原本排定的工作,可彈性地適時調整。
簡單好用的方法,迅速提升你的行動力
作者說,其實要擁有無與倫比的人生,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難,學會使用以下幾個「微方法」,就能開啟你的行動力!
微思考
微思考可以是讀一本書時,從和平常不同的方向去理解、吸收,或是主動為乏味單調的人生,多思索一種可能性,因為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就在於思考方式的不同!
微行動
不用在一開始行動時就奉行完美主義,否則永遠沒辦法開始第一步。想看完一本書,就從每天至少閱讀五頁開始;想減肥,從每天下班提早一站走路回家開始;想買房子,從每個月定期存一筆錢開始。
理想可以很豐滿,但是行動越骨感越好,讓自己起步的門檻能多低就多低,開始行動後再要求自己把細節做到好。
微目標
把我們所要完成的目標,拆解成最小可執行和可衡量的目標,一個一個小單位去執行,你會發現不知不覺間,你就完成了一個很大的目標。
其他還有微習慣、微連結、微筆記、微放鬆、微成就…等,就讓各位自己去書裡發現囉!
啟動你的人生
勇於嘗試新的事物,把學習當成生活的一部份,創造新鮮的玩法,而不是充斥乏味感。
如果人生尚未啟動,你可能會:
- 這個我沒有試過,還是算了吧!
- 我還沒有準備好,過段時間再看看吧!
- 這個問題我不會,就這樣吧!
- 你問我今天有什麼收穫?沒什麼特別的,就是上班、吃飯、睡覺!
- 整天學習好累哦,我還是玩玩手機吧。
如果你的人生是啟動狀態:
- 先試試看吧,總有辦法可以解決的,我們不討論問題本身有多難,只討論詳細具體的解決辦法。
- 猶豫無法做出選擇時,就選擇最難的那條路試試看。
- 太忙導致沒時間胡思亂想。
- 學習、進步是我生活的常態,不學習反而感覺難受。

假如我們活到七十五歲,人生其實只有九百格
假如你把你擁有的時間畫成一張表格,一個格子代表一個月,七十五歲的人生其實只有九百個格子,這張量化的表一定會讓你有視覺的衝擊,原來我們擁有的時間如此短暫。
這樣短暫的人生,要如何去填補才能顯得更有意義呢?
如果要改變你人生的軌跡,你更應該從現在就開始。
為什麼改變對於某些人來說那麼難?因為我們總是企圖一下子看清未來,一下子一步登天,總以為世界上會有捷徑。
作者並不是一個特別有時間的人,相反地,她的多重身份,讓她需要更多的精力才能扮演好每一個角色,但她仍然透過了時間管理的技巧,擠出各種時間來精進自己。
如果像她這樣忙的人都能做到,那麼你和我,又有什麼理由說自己沒辦法呢?
真正會改變你的事情,生活從不提前告知。很多人的故事都有一個共通點,一開始沒有意識到自己小小的努力究竟能帶來什麼,也不知道看似不起眼的每一步,最終能帶來多大的收益。
但是一旦開始了、行動了、堅持了,最終你會得到甜美的果實!
所以,別再懶惰、拖延了,誰說開啟全新的人生就一定要做出點什麼?透過不斷地學習,讓自己有更大的累積,也是一種全新的開啟啊!
跟著Angie的〈知識變現〉,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如果你真正努力的去行動,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延伸閱讀:對工作沒有熱情,教你如何開始在家工作!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留言、轉貼、拍手拍滿哦!